seungwon

打造健康的回饋文化

  • 撰写语言: 韓国語
  • 基准国家: 大韩民国country-flag
  • 信息技术

撰写: 2025-05-02

更新: 2025-05-06

撰写: 2025-05-02 00:00

更新: 2025-05-06 19:45

在與開發者社群或同事們交談時,經常會聽到「希望可以更輕鬆地互相給予回饋」這樣的說法。

程式碼審查時間常常以形式化的'LGTM'濫用而告終,或者即使是很重要的內容,也很難在1on1中提出。 回饋對成長至關重要這點大家都知道,但為什麼實際上健康地給予和接受回饋卻如此困難呢?

也許是因為將回饋視為'對我的評估'或'令人不舒服的指正'的文化障礙,以及給予和接受回饋的「技巧」不足所致。

但是,我認為回饋不僅能促進個人的成長,更是提升整個團隊能力的最強大的技巧
這是互相彌補不足之處,學習彼此優點,共同成長的過程。

那麼,我們該如何將回饋從恐懼的對象轉變為成長動力的回饋文化呢?
我將基於我的經驗和思考,分享一些具體的方法。

健康的回饋文化

健康的回饋文化最重要的基礎就是'心理安全感'。

這是一種相信即使我表達任何意見、承認錯誤或提出問題,也不會受到責備或處罰的信念。如果缺乏這種信念,沒有人會坦率地開口。

團隊領導者應率先承認自己的錯誤和不足,並展現尋求回饋的態度。例如,透過「我可能遺漏了什麼嗎?」、「對於這個決定,還有其他意見嗎?」等提問,來營造自然尋求回饋的氛圍。

當問題發生時,應著重於分析原因並改善系統或流程,而非責備個人,建立沒有責備的文化失敗是學習和成長的機會這樣的認知非常重要。

要營造一種讓團隊成員不會猶豫「這樣的問題可以問嗎?」,將提出問題視為理所當然且積極行為的氛圍。

「給予」回饋的技巧

即使是善意的回饋,也可能因為傳達方式而造成負面影響。健康的回饋源於幫助他人的意願,並應考慮以下幾點。

應避免使用「程式碼有點亂」等模糊的說法,而應基於具體的程式碼或觀察到的行為進行說明,例如「這部分邏輯重複了,如果將其分離成函數,則可提升可讀性和重複使用性」。

說明提供此回饋的原因,以及目前方法會產生哪些正面/負面影響,有助於對方理解回饋的重要性。(例如:「這樣處理可能會發生NullPointerException,這將影響服務的穩定性。」)

如果可能,不要只停留在批評,更應提供改進的具體建議或參考資料,這樣更具建設性。(例如:「是否可以考慮應用此設計模式?」)

回饋最好盡快給予,但應避免在公開場合提供敏感的回饋,而應選擇1on1等合適的時間和地點,展現必要的體貼。

此外,除了批評之外,也應給予對做得好的部分的讚美和肯定,以維持積極的關係。

「接受」回饋的技巧

接受回饋有時會讓人感到不舒服,甚至產生防禦心理。但在健康的文化中,需要學習將回饋視為成長的寶貴資訊,而非針對個人的攻擊。

在聆聽回饋時,應避免草率反駁或辯解,應耐心傾聽對方的話語,並努力準確理解其意圖和內容。

如果理解不足或難以接受,應避免情緒化反應,應透過具體的提問來釐清內容。(例如:「您是否能更詳細地說明您在哪個部分有這樣的感受?」)

對提供回饋的同事表達感謝,有助於維繫良好的關係並鼓勵持續的回饋。(例如:「謝謝您撥冗提供回饋。」)

仔細思考收到的回饋,客觀地審視自身,找出需要改進的部分並付諸行動非常重要。不必接受所有回饋,但應抱持從中學習的態度。

建立回饋文化

健康的回饋文化並非一蹴可幾,需要持續練習並努力使其成為一種文化。

應深入而非形式化地進行程式碼審查,透過Sprint回顧找出團隊層面的改進方向,並透過定期1on1會議討論個人的成長和困難。

在結對程式設計中自然地交流意見,或在Slack等平台上鼓勵輕鬆的提問和回答,以促進學習文化。

領導者應率先積極尋求和接受回饋,並鼓勵和支持團隊成員安全地給予和接受回饋。


回饋有時會讓人感到尷尬,但彼此鼓起勇氣給予的回饋,是讓個人、團隊成員,以及整個團隊成長最可靠的方法之一。

此文章无法发表评论。